小人物 大世界 | 劉璐——獨舞青春,做最美的自己
時間:2016-08-15 訪問量:
夏天悄然來臨,微風都帶着一絲涼意。在脆耳的蟬鳴聲中,我們迎來了今天的采訪對象——管理學院10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劉璐。甜美的笑容,溫柔的目光,恰似四月天和煦的陽光,每個追夢人的背後都有着屬于自己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她的故事來細細品讀。
探索路上慢慢成長
劉璐,來自北京——繁華熱鬧的帝都。初見她時,她就好似一朵蓮花,靜谧而又美好,覺得她不屬于這座充滿喧嚣的城市,從她臉上也看不出已為畢業生的老成和淡然,有的隻是樂觀與天真。
大一是大學的開端,是大學四年甚至今後人生道路的起始。興趣愛好廣泛的她,在大一期間加入了經濟管理、吉他、交誼舞社團。她說其實有很多東西自己也不會,但是興趣驅使她去探索。也正因為畫畫功底還不錯這一契機,加入了管理學院宣傳部美案組,負責部門畫海報工作。從一開始一名小小的委員到副部再榮升為部長,中間肯定經曆了許多:亦或是當委員時,管院哪裡有活動,哪裡就需要畫海報,一個星期三四張都是常事了;亦或是當副部時,需要和委員部長兩邊進行交流、協調,亦或是身為部長時,和老師交流,為部門作一些重要的決定。對于性格比較腼腆的她,看似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瘦弱的她從挑起這顆大梁開始就沒想過放棄,與部門成員一起把部門的大小事處理得恰到好處。
宣傳部的任職隻是劉璐自我探索路上的一個小驿站。她身上還充滿着許多可能性,還有許多寶貴的機會等着她去抓住。
堅定信念夢想起航
“挑戰杯”是目前國内大學生最關注最熱門的全國性競賽,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範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挑戰杯”競賽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在促進青年創新人才成長、深化高校素質教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廣大高校乃至社會上産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可想而知,有多少有志青年紛紛湧入其中,抓住這個難得的展示自己的機會。當然,在衆多參賽者中,我們依然能發現劉璐的身影。也許是緣分的牽引和興趣相同的使然,劉璐、王翠玉、周家賢、何亞嬌、陳斌組合在了一起,在鄧淇中老師和王婷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了長達一年的賽前準備。劉璐說其實開始隻是抱着把比賽當成業餘愛好這樣的心态來準備比賽的,但是在鄧淇中老師的要求和對他們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下,才開始轉變了初衷,整個團隊便全身心投入到了賽前的準備當中。
羅傑.羅爾斯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從一個小小的信念開始的。”因為“挑戰杯”的選題是“公益餐廚垃圾回收處理中介網的構建及其實踐研究”,所以需要隊員每天跑到各個餐廳去進行調研,收集并整理數據,然後準備材料。作為隊長的她,其實還是蠻有壓力的,害怕自己不能把團隊帶好,擔心材料哪裡出了錯。幸運的是,一路上,還有隊員的陪伴和老師們的指導和支持。連續兩三天通宵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成為常事,整個團隊都紮根在二教,每天沒日沒夜的準備材料,讨論方案,二教的辦公室差不多都成了寝室。有一次,劉璐和王翠玉和往常一樣加班到很晚,出來的時候發現二教的大門已經鎖上了,門衛大叔也都睡了,兩個人隻好是蠻力從門的縫隙鑽了出來。劉璐現在回想起來還在感歎“幸好當時比較瘦啊“。每天準備材料的日子想必是沉悶的乏味的,但是他們在逐夢的路上,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無聊的時候,大家一起說些笑話來解悶;困了的時候,就在學校裡的賓館住下。也正因為這樣,劉璐的學習落下了很多,英語專業四級也沒能空出時間來好好準備,一直拖着,導緻到現在還未能拿證。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放棄的一些最後換來的結果是值得的。
當然,之後的成功也是離不開鄧淇中老師和王婷老師耐心的指導和具有建設性的建議的。每天給他們修改資料,及時給出建議和指導。其實,有一段時間劉璐想過要放棄。一方面是因為準備比賽落下功課太多,另一方面是因為隊員們除了比賽還有别的事情要忙,再加上當時自己也生病了,鄧淇中老師一直打電話過來問原因,劉璐一個人呆在醫院也不敢接,害怕老師會指責她。但其實沒有,鄧淇中老師一直耐心的勸她,希望她不要半途而廢,畢竟這也是大家努力堅持下來的成果,還未來得及展現,怎麼忍心放棄?劉璐也做了挺久的思想鬥争,想着和隊員一起走過的那些艱辛的日子,便又重新振作起來,咬着牙堅持下去。在接下來的準備過程中,大家都沒有絲毫的放松。最終,劉璐帶隊的小組獲得了“第五屆挑戰杯2003网站太阳集团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一等獎”。雖然獎項看上去已經很令人滿意了,但是隊員心裡都難免有些失落,因為他們未能代表學校參加省級比賽。
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她依然會選擇挑戰杯這條艱苦與汗水鋪滿的荊棘路,因為她平靜地告訴我們,和隊友們一路走來,他們經曆了許多外人所不知的艱辛,他們為之付出過,至于結果,不過是他人欣羨不已的光環而已。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這準備比賽的過程中,不僅收獲了特别珍貴的隊友情,而且也因此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劉璐還是很感謝抓住了這次寶貴的機會。
對于正準備參加挑戰杯的學弟學妹們,劉璐想告訴他們“什麼事都貴在堅持,一旦開始了,就不要放棄,不用去擔心結果,好好去享受這個過程,因為從中你真的能學到很多”。
青春無悔永不止步
站在人生的又一個十字路口,回望過去四年的生活,昔日的點點滴滴仿佛電影畫面般一幕幕從腦海閃過。說起大學生活,劉璐說她最感激的人應該是袁磊,可以稱得上大學的“啟蒙老師”。在劉璐還是宣傳部副部的時候,袁磊是當時的宣傳部部長。能從劉璐的口中得出,袁磊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時間觀念也特别強。“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袁磊一直追崇的,不論工作還是學習和生活中,他都有條不紊的踐行着。當然這一理念,也為宣傳部所用,一直傳承到現在。劉璐參加挑戰杯,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受袁磊的影響和開導。為人處事方面,袁磊也一直是劉璐的标榜。感謝他,是因為他讓劉璐發現了自己的潛能,讓劉璐對以前覺得不可能的事變得開始期待,當然,也包括期待着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毫無疑問,豐富的大學生活是少不了一群可愛的室友的。生活上互相關心,遇到問題共同解決,閑暇或者節慶時間大家就聚到一起,吃吃飯唱唱歌,或外出旅行。和她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不是因為在最美的時光遇到了她們,而是因為遇到了她們,才讓她擁有最美好的時光。
在畢業之際,劉璐還參加了微電影大賽。微電影主題是青春留影,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參加“挑戰杯”,認識了王婷老師,她很支持劉璐去參加這個比賽。王翠玉當時也提了一下,劉璐自己也覺得不錯,可以去嘗試一下。“當時的想法就是主要自己也快畢業了,也想在大學可以拍一部屬于自己的微電影,微電影的主題是青春,大學四年說快也快,說慢也慢,但留下的青春記憶是永遠也割舍不掉的,正如辛夷塢所說的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大學也是我們要用一生去祭奠的,微電影主要講述了三個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并不隻是三個大學生,這三個人也代表了大學的三類人:考研究生的、參加科技賽事的、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采取紀實片的形式,訴說了她們的一天。本來微電影題目是叫‘大學的一天’,為了更凸顯電影的主題,便改成了‘青春留影’。最後的結果是獲得了省級優秀獎,就像挑戰杯一樣,結果其實并不重要,過程才是最重要,總得來說我覺得我的大學也算是比較圓滿了,雖然有遺憾,但誰的青春沒有遺憾呢,大學無悔,青春無悔……”說起這些時,劉璐不免有些懷念這無比珍貴的四年。
時光帶來行為和意願的回報,種子若被日光照耀,會開花結果。我們都便是一群時時失去自知的農人,面對的依然是一片井然有序的土地。收獲會是什麼,以及可曾照料這些被雙手埋入泥土之中的種子。最後的最後,時光會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
就業問題是畢業生逃不過的難題,但是對于性格随和的劉璐來說,好像也并沒有太多的困惑。她說她畢業想去美國,不一定是去美國找工作,而是想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劉璐的父母對她這一決定并沒有反對。父母随和、溫和的性格其實影響了她許多。從小到大,父母都隻是希望劉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而他們能給與的,永遠都是支持和鼓勵。所以,劉璐也在用她的實際行動,用這美好的四年甚至更久去追逐自己的夢。
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趁我們還年輕,背上滿滿青春與正能量的行囊,帶上我們的勇氣和憧憬,我們向着夢想,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