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建設
楊李依——芳華灼灼,卓爾不群
時間:2023-05-14 訪問量:
楊李依,女,漢族,共青團員,出生于2002年4月,湖南嶽陽人,現就讀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20級會計1班。曾任班級學習委員、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幹事、專業副年級長,連續兩年綜合測評成績位列專業前五(5/137)。目前已成功申請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在審4項,獲國家軟件著作權3項。曾獲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華為杯)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銅獎、湖南省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第四屆全國高校企業價值創造區域賽-華中賽區三等獎、第九屆“挑戰杯”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術研究先進個人、三好學生、科技創新個人、優秀共青團員等10餘項獎項以及20餘項榮譽稱号。
砥砺深耕,奮楫笃行
“千帆競技、百舸争流,唯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者方可出彩。”對于楊李依來說,參與科技創新活動與競賽的目的是通過在比賽過程中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和在與他人相互協作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與團隊協作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各類比賽面前,楊李依目光銳利,不盲目、不迷茫,她根據自身時間精力、所學專業知識及興趣喜好等主觀因素,結合賽事的時間周期、含金量及作品形式等客觀因素,有選擇地進行參賽。每次參賽她都嚴謹細緻,仔細閱讀比賽的各項要求、注意事項及得分點,提前對賽事進行全面、系統地了解。當然,每次賽事不可能都一帆風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暑假“互聯網+”省賽網評交稿的前一晚,當時他們所做項目的教育引領和項目技術兩個模塊的内容因未建立有效聯系導緻需要推翻重來,但大家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内将二者建立起邏輯關系,工作進度一時僵持。在此焦灼氛圍下,楊李依不急不躁、沉着應對,主動動員大家聚在一起進行交流和溝通。最終,大家齊心協力梳理項目成果,查找優秀作品借鑒,回顧培訓會、模拟答辯會的内容,在讨論中找到方向、确立模塊大綱,此次參賽項目才得以順利完成。
近三年來,楊李依總是活躍在各類比賽中,自信而熱烈、陽光而積極。比起名次,她更看重自己在不同比賽中的成長變化。在面對如今社會競争激烈,就業崗位與畢業人數差距懸殊的嚴峻就業形勢時,想要突出重圍、尋求出路的人不計其數。而楊李依則是睿智地選擇通過參加各種比賽來增強個人優勢、提高自身能力,為自己在錯綜複雜的世界博出彩!
嫣然若曦,細嗅薔薇
“影像三三兩兩,回憶七七八八。”楊李依自學攝影剪輯,精通PS、PR和AE等各類剪輯軟件。拍攝是她的愛好,也是她疲憊時放松的一種方式。“我享受整個視頻制作的過程,享受成品出來後的喜悅。”楊李依說道。人的記憶是有限的,需要一個錨點,才能重新找到那一段記憶。衆所周知寵物的壽命與人的一生相比顯得格外短暫。楊李依曾養過一隻小貓,與它和睦共處的那段美好歲月在她生命裡留下了重要印記。在它離開後,時間逐漸淡化着它存在過的痕迹。某天她 不經意間翻看到“藏”在手機相冊裡他們的珍貴回憶時,這些影像便再次将她帶回到那個時間點。此刻這些影像已無關它拍攝角度是否到位、畫面是否清晰好看、轉場是否自然完美,重要的是它内容本身。在楊李依看來,時間能帶走的東西太多了,而影像卻能留下一段段珍貴的片段和回憶。在匆忙趕路的過程中,楊李依時常感到心情浮躁、壓力重大。每當這個時候,她便會選擇放慢腳步,以記錄風景的方式短暫地放松自己。“拍攝能使我焦躁的心逐漸平靜、情緒恢複平和、機體得到休憩,一身的疲憊也随之被輕松替代!”楊李依這樣說着。
楊李依心中不止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詩和遠方”。她内心柔軟、心思細膩。她的拍攝不隻是簡單地舉起相機、按下錄像,而是試圖“定格”時間、保存情感。楊李依以自己的方式記錄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她制作出來的每一個視頻所承載的每一段記憶、每一絲情感都對她尤為重要!
在這個風谲雲詭、競争激烈的時代裡,不免存在着一些“頹廢式”生活态度和“躺平擺爛”思想,而楊李依始終都保持着清醒理智。她嚴于律己,認真對待每一堂課,牢牢掌握專業知識,始終秉持着做一名獨立思考、理性行動的“科大人”的行為宗旨,合理規劃時間,有選擇性地參與各類比賽,一次次豐碩的獎項便是她步步耕耘的結果。“花會沿路盛開,風會迎面吹來”,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楊李依步履不停、慎思明辨,努力提升自我、不斷進步!
文:李敏 雷珍珍 高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