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心理健康

您所在位置: com.gpower.cms.channel.entity.Channel@2deb7027[name=首頁,sortID=1,title=首頁,path=sy,type=0,status=1,orderBy=publishDate DESC,query=,code=,publishType=1,dirType=0,logo=,isTop=0,isSuggest=0,archiveDays=0,pageCount=0,pageType=0,inheritRight=1,siteID=36,parentID=,site=,parent=,children=[],indexTemplateID=e35dc0c45344469db1aa0f325934136a,itemTemplateID=0,indexFile=,indexExt=,itemExt=,extendFields=,defaultContentType=1,dispatchChannels=,workflow=0,srcChannelID=0,maxIndex=0,viewCount=0,viewCountToday=0,isApp=0,creationDate=Wed Jul 27 00:00:00 CST 2016,modifiedDate=Wed May 08 04:55:42 CST 2019,permit=1,childrenCount=0,orderByValue=2,owner=admin,compressImg=0,mobileShow=0,indexMobileTemplateID=,itemMobileTemplateID=,topic=false,topicStatus=0,orderByValues={sortID DESC,sortID ASC,publishDate DESC,publishDate ASC},url=,networkType=0,id=2388,name=],title > com.gpower.cms.channel.entity.Channel@353477cd[name=學生工作,sortID=6,title=學生工作,path=xsgz,type=0,status=1,orderBy=publishDate DESC,query=,code=,publishType=1,dirType=1,logo=20161216152911595207.png,isTop=1,isSuggest=0,archiveDays=0,pageCount=20,pageType=0,inheritRight=1,siteID=36,parentID=2388,site=,parent=,children=[],indexTemplateID=9654ace30dce4a3184a5015db0bcae4f,itemTemplateID=73414c819a814337961e6e6c3f7e9a7b,indexFile=,indexExt=,itemExt=,extendFields=,defaultContentType=1,dispatchChannels=,workflow=0,srcChannelID=0,maxIndex=0,viewCount=0,viewCountToday=0,isApp=0,creationDate=Tue Aug 02 00:00:00 CST 2016,modifiedDate=Mon May 06 14:09:24 CST 2024,permit=1,childrenCount=0,orderByValue=2,owner=bushu_test3,compressImg=0,mobileShow=0,indexMobileTemplateID=,itemMobileTemplateID=,topic=false,topicStatus=0,orderByValues={sortID DESC,sortID ASC,publishDate DESC,publishDate ASC},url=,networkType=0,id=2394,name=],title > 心理健康

擁有目标

      威廉姆.瑪斯特恩,一位非常傑出的心理學家,曾經向3000人問過同樣的問題:“你為什麼而活着?”結果表明有94%的人說他們沒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4%啊!正像有句諺語所說的:“每個人都會死,但并非每個人都真正地活着。”瑪斯特恩的調查也不幸證實了這一點。

       許多人過着如梭羅所說的“甯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忍耐,等待,彷徨于生活的真谛,期望他們的人生目标在某個神靈的激發下瞬間降臨。同時,他們隻是在生存着,重複着生活的機械動作,他們從未感受過生命的閃光。他們看着自己的生命之光迅速地飛逝,變得越來越恐懼,害怕他們還沒有體會到任何真正的喜悅和生命的内涵,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美國著名的詩人弗洛斯特在第一次接觸到雪萊的詩時,深受觸動:“啊! 這個東西正是我所要的。”他覺得自己與雪萊的作品一見鐘情,以至心心相印。他不但找到了指定的讀物,還找到了圖書館中收藏的所有英國詩集。讀了雪萊、濟慈等人的詩集之後,越讀越覺得:詩,才是他選擇的目标。從此,他邁向了詩壇,有了詩作發表後,便一發不可收。
       人們一般都知道,優秀的企業或組織都有10年至15年的長期目标。毫無疑問,一個人也應該從這樣的企業規劃與發展戰略中得到某種成功的啟示,那就是:你也應該計劃10年以後的事情。如果你希望10年以後變成怎樣,那麼現在你就必須變成怎樣。
一個心中有目标的人,會成為創造曆史的人;一個心中沒有目标的人,隻能是個平庸的人。
    “目标絕對重要,它不但調動我們的積極性,而且維持我們的人生。”你應該今天就開始制定目标,為自己的未來而規劃航向。思想家羅伯特.F.梅傑說:“如果你沒有明确的目的地,你很可能就走到不想去的地方了。”因此,你應該盡一切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要走到不想去的地方。
      對于你來說,你的過去或現在是什麼樣并不重要,你将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才是最重要的。你必須對你的未來懷有遠大的理想,否則你就不會做成什麼大事,說不定還會一事無成。
      渴望通過自己的奮鬥走向成功的人,不容回避目标定位的課題。人,确實需要一個高度,一個超越自我的高度,一個追尋真理的高度。人,應該為自己的一生确立一個高層次目标,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高層次目标。
      讓我們為自己尋找一個夢想,樹立一個目标吧,人生因夢想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