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創新經濟論壇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舉行
時間:2024-06-24 訪問量:
第六屆中國創新經濟論壇于湖南科技大學舉行
新聞:鄭雨萌/攝影:倪洋洋
6月22日至23日,第六屆中國創新經濟論壇于湖南科技大學立德樓五樓報告廳舉行。本屆論壇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經濟研究雜志社主辦,湖南創新發展研究院、産業發展大數據與智能決策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協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齊聚湘潭,共議中國創新經濟領域的理論與政策研究。
▲論壇現場
▲主持人發言
會議由我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原校黨委副書記)劉友金、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潘愛民、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戴魁早主持,我校副校長周智華和《經濟研究》編輯部副主任陳小亮分别緻辭,南京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安同良、北京大學教授龔六堂、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執行院長倪紅福等5位專家學者進行主旨發言。
▲劉友金主持
劉友金首先對與會嘉賓、學校領導及師生表示熱烈歡迎,介紹本次論壇開幕式的三項議程。
▲周智華緻辭
周智華在緻辭中用“紅色基因、師範基因、科技基因”三個關鍵詞對學校的曆史沿革進行概括,熱切期盼各位與會代表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凝聚共識和認知,共同為科技創新與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問題建言獻策,并預祝本次研讨會取得圓滿成功。
陳小亮在緻辭中指出,創新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性決定了它在學術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加強創新經濟領域研究能夠更好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原創性、颠覆性的科技創新能夠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安同良作報告
安同良以《以互聯式創新網絡樞紐節點為靶向的中國創新激勵政策: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為題,通過具體實例講解了創新的激勵政策、互聯網創新網絡位置與創新績效、中國靶向性創新激勵政策的理論模型等内容。他認為,要對融入互聯式創新網絡和具備成為樞紐節點潛力的企業及高校進行鼓勵支持,并賦予高校知識連接與創新的重要使命。
▲龔六堂作報告
龔六堂以《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發展新質生産力》為題,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産力的相關指示和論述,對新質生産力與科技創新的聯系進行系統闡釋。他表明,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要從根本上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倪紅福作報告
倪紅福介紹了題為《逆全球化與産學研創新:供應鍊風險的倒逼機制視角》的主題報告。他從研究背景、文獻回顧、機制探讨、邊際貢獻四個角度出發,從制度背景與假說、實證策略與數據說明、實證結果分析、機制分析、穩健性檢驗與進一步讨論、結論與政策建議六個方面,強調了要加強産學研這一創新的重要領域。
▲江飛濤作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産業融合研究室主任江飛濤以《新命題下的中國産業政策轉型》為題,就“産業政策重心變化”、“全球産業戰略安全布局變化”、“我國産業政策主導邏輯的雙重轉換”等闆塊發表論述,同時他強調,不同經濟背景下應當選擇恰當的産業政策,要對技術開發和研發領域提供重點支持。
▲張傑作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傑圍繞《中國先進生産力和新型生産關系的重點調整方向》,指出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提及“應如何看待新質生産力的理論價值”等問題,強調要遵循突破性思維。
▲嘉賓與觀衆
6月23日下午,中國創新經濟平行分論壇順利舉行,分論壇圍繞“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創新網絡構建與合作”、“基礎研究與創新質量”、“有為政府與科技創新”、“創新環境與創新績效”五個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讨和熱烈交流,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會議現場
本次創新經濟論壇聚焦科技創新、産業政策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中國特色創新經濟建設提供新思路、新方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上,創新論壇将與全國創新經濟學界同仁一道,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科學嚴謹的理論支撐和切實可行的政策參考。
(一審:唐雨琪 二審:楊美琴 三審:王鶴)